月亮河艺术市集已成为运河畔的热门打卡地。记者 白继开摄
大运河畔的月亮河小镇,通州人普遍都很熟悉,今年五一,小镇上新开办了月亮河艺术市集,很快成为运河边新的热门打卡地。开业3个多月来,市集运行十分火热,不仅吸引了350家常态摊位入驻,周末每晚还有近3万游客畅游体验。
周六傍晚6时许,随着日头渐渐变弱,月亮河艺术市集的人气开始慢慢聚拢。步入市集,游客众多,但给人的观感却十分有序:餐饮区,美食摊儿一个挨一个,特地摆放到路中间的垃圾桶方便游客丢弃一次性餐具;文创区,图书、手办等琳琅满目,手绘、漆扇、汉服体验热闹有新意。“带着孩子过来,一家三口都能找到好吃的、好玩的,每次来还经常有变化,这样的市集挺有趣。”家住附近的通州居民李康说。
工作日照常上班,周末到市集摆摊销售,今年二十多岁的苏蓓蓓在市集找到了自己的乐趣。近3个月来,她已经在市集连续开了3家店铺,销售绿豆冰沙和麻辣烫,还把自己父母拉过来帮忙。
“每天我们的绿豆冰沙能卖300到500杯,麻辣烫销售100到200份,有时候到晚上九、十点钟就销售一空,游客来晚了只能等待下次品尝。”苏蓓蓓说,“愿意在这个市集长期做下去,不仅仅是因为客流量大,更重要的是这里管理非常规范,从卫生、品质、产品风格都做了严格约束。商铺各项指标达标后,市集不会干涉商户经营,也不会随意取缔更换,让我们安全感很足。”
市集越发热闹,慕名前来的商户也越来越多,350个摊位,商户每周需要抽签“上岗”。为此,月亮河市集管理部门还上线了抢位小程序,摊位基本是每周一上线就被一抢而空。
“市集从最开始的亲子定位,后来发展为面向家庭、年轻群体,商铺的种类越来越丰富,吸引的游客也从本地居民拓展到全市多区。”月亮河市集负责人权玶说,“我们根据市集规模,限定摊位数量。每周,我们还会更换掉一些品质不达标的商户,同时策划不同主题设置丰富活动,每周为游客带来不同的新鲜体验。”
文创区内,林艳梅在一家汉服体验商铺忙碌着。平时,她是工作在顺义空港区的一名律师,由于热爱汉服,周末有空就被朋友叫来帮忙。“我们想把以汉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示给更多人,大运河畔的这处市集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。市集旁有大运河游船、5A级文化旅游景区,吸引着全市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。玩累了饿了,傍晚自然会来市集吃点东西、逛一逛,所以我们这边的客源非常广泛。”
谈起举办市集的初衷,权玶坦言,市集本身并不谋求盈利,以市集吸引人气、带动项目招商才是目的。如今3个月过去,市集吸引的人气越来越旺,考察项目的商业团队来了一波又一波,就连底商的客流量也翻了好几倍。“随着大运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市集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商户心中树立了好口碑,我们希望能够继续把市集好好办下去。”权玶说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