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

首页> 滚动

为车市“内卷式”竞争踩刹车

文章来源:中国网 更新时间:2025-07-08 06:06:03 阅读量:11239次   

今年前5个月,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82.6万辆和1274.8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2.7%和10.9%。不过,与产销量双位数增长形成对比的是,不少整车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堪忧,上游供应商账期被“越拖越长”,下游经销商“越卖越亏”,汽车市场总体呈现“增量不增收、增收不增利”怪象。

无序“价格战”虽然在短期内能吸引一些价格敏感型客户并增加销量,但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,带来一系列问题。比如,有的企业会过度关注短期利益,忽视长期技术积累和创新研发投入,进而削弱行业整体竞争力;有的企业会选择利用优势地位,向上下游“强行压价”、延长账期、转嫁压力,进而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;有的企业则会偷工减料、减质减配、以次充好,进而破坏产业健康发展生态。

当然,有人也会抬杠:无序“价格战”对消费者友好,买车能少花不少钱。不过,汽车是一个高价值的耐用消费品,从来都不是价格越便宜越好。汽车使用场景复杂,且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,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。无序“价格战”的持续升温,客观上会催生车企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“以价换量”行为,带来新的安全隐患。

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从供给端看,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,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,创新力、需求捕捉力、品牌影响力、核心竞争力强,产品和服务质量高。从分配看,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“投资有回报、企业有利润、员工有收入、政府有税收”。而汽车行业以无序“价格战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“内卷式”竞争,具有鲜明的内耗性,过多资源、要素投入低效,甚至无效竞争,抑制了创新活力的释放,阻碍了供需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形成,迟滞了投入与分配的循环通畅。

此次车市“价格战”之所以能踩下刹车,一方面在于车企“降价提量”边际效应递减。以某头部车企为例,今年上半年月销量均在30多万辆。这表明,单纯依靠降价刺激销量的效果在减弱。更何况,你降价友商也在降价。在产品力差不多的情况下,各大车企竞相打无序“价格战”,最终就是“谁都不挣钱”,销量还提不上去。既然无序“价格战”对于提高销量无意义,再打下去的动力必然不足。

另一方面在于有关部门对“内卷式”竞争治理效果正在显现。5月以来,中汽协发布《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》,得到行业积极响应。工信部明确表示,无序“价格战”没有赢家,更没有未来,并加强了产品一致性抽查,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,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。

低价不仅影响产品质量,还关乎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,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要聚焦重点难点,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,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,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。这为我们下一步治理汽车行业“内卷式”竞争,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,值得期待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Copyright @2010- news.cnqysw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南方企业快讯 版权所有 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15281号

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,本站部分信息资源来自网络转载,如有侵权,请来函说明! 邮箱:znx177@s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