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我国汽车产业正从电动化加速迈向智能化,而人工智能技术正是这场产业变革浪潮的引领者。在汽车设计研发、生产制造、质量管理、品牌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,人工智能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,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带给用户的体验也越来越好。
制造提质升级
5月8日,随着一辆磨砂纯灰色创新纯电动BMW i5驶出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大东工厂总装线,华晨宝马第6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。
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不仅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,也是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。“大东工厂冲压车间拥有业界顶尖的六序伺服万吨级冲压机,采用了行业首创的人工智能质检系统,监测冲压车间零部件生产质量。”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说。
据了解,这套永不疲劳的人工智能质检系统由宝马自主研发,不仅能跟踪检验生产线上每个零件,而且数据分析速度极快。仅需0.01秒就能完成冲压过程单张影像数据资料的分析,检测准确率接近100%,让肉眼无法发现的微小缝隙无所遁形,确保零部件以最佳状态进入下一道工序。目前,沈阳生产基地已上线约100项人工智能应用。
人工智能不仅给汽车生产管理提质,也在给汽车设计研发增效。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告诉记者,吉利运用人工智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,一是设计流程中借助人工智能寻找创意灵感;二是运用人工智能给消费者提供不同产品体验。
“今天汽车造型设计研发已不再是单纯人力创作,而是要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。”不过,针对“AI会取代设计师”的说法,陈政认为,人工智能是基于人而产生的,人工智能必须要人工干预才能发挥价值。
智能驾驶进阶
继特斯拉之后,小鹏汽车端到端大模型也开始OTA上车了。
5月20日,小鹏汽车举办以“开启AI智驾时代”为主题的520 AI DAY发布会,宣布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,面向用户全量推送AI天玑系统,覆盖小鹏汽车所有在售车型。
“AI智驾汽车具备3个核心特征,分别是主动学习、快速成长、千人千面。”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解释,其核心在于通过数据投喂和训练无限度规则的AI大模型,提高对复杂场景的理解、感知和数据决策能力。
目前,小鹏汽车已拥有感知、定位、规划、决策的核心算法研发能力,同时具备车端、云端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,可以实现基于实际数据的算法快速迭代,并通过OTA不断给用户提供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。
“此前我觉得实现无人驾驶还要等好多年,因为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,看不到完整的逻辑,我甚至认为可能需要另寻他路。”但当看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测试数据后,何小鹏改变了这一看法,“在数年内也许就会看到更强的无人驾驶,甚至迎来全无人驾驶时代”。
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,小鹏汽车发布了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——神经网络XNet+规控大模型XPlanner+大语言模型XBrain。
三网合一的深度视觉感知神经网络XNet能够让自动驾驶系统如同裸眼3D。对现实世界中可通行空间进行3D高真实度还原,清晰识别静态障碍物的每个细节,使得感知范围提升2倍,面积可达1.8个足球场大小,精准识别50多个目标物。而XPlanner就像人类的小脑,通过海量数据时刻训练,使得驾驶策略不断向拟人进化,拥有老司机般的脚法,前后顿挫减少50%、违停卡死减少40%、安全接管减少60%。
“今后小鹏的OTA将以月为单位进化,迭代速度将比手机还快。”何小鹏预测,到2025年,小鹏汽车要在中国实现类L4级辅助驾驶。为此,2024年小鹏汽车将在智能研发上投入35亿元,并新招募4000名专业人才,未来每年还将投入超过7亿元用于算力训练。
据了解,传统的自动驾驶系统仅有感知环节采用神经网络,规划、决策、执行等模块仍依靠人工编写规则,但要解决极端工况下长尾场景问题,需编写的控制程序数量庞大,依靠人工面临较大挑战。而人工智能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系统,可以取代传统的模块化自动驾驶系统,将感知、决策和控制整合为一个整体。这种技术直接从输入图像数据到输出操作控制,更接近于人类真实驾驶模式。
近年来,人工智能蓬勃发展,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也被重塑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,大模型可重构自动驾驶技术架构、合成模拟场景数据、预测自动驾驶车队安全风险,加快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和应用落地。
座舱体验提升
“你好SIMO,关闭后备箱,关闭车门,关闭车窗,打开空调到26摄氏度,打开座椅按摩,播放我收藏的歌单,导航回家……”一连串超长指令输出,极越01全部精准识别,只需毫秒级短暂“思考”便完成了一系列操作,仿佛是驾驶员的超级私人助理。
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学习、计算及思考能力,并具备越来越“聪明”的自我成长能力,这集中体现在极越01车内的智能多模态交互。极越首席执行官夏一平告诉记者,与过去简单的“开窗”“关声音”指令型语言不同,极越01实现了“类人级”的语音交互体验。使用者可以与极越01“聊天”,即使一口气说十几个指令,座舱系统也能全部记住并执行,使用者甚至还能和它聊聊奥数题的解法。
“我们不仅想要打造一台拥有情感和智慧的车,更希望将更好的智能科技出行体验带给更多消费者,让大家体验来自‘汽车机器人’的魅力。”夏一平说,“以后‘汽车机器人’会学习各种各样的信息,了解你的喜好。”
作为驾驶员及乘客最易感知智能化体验的空间,座舱传感器数量众多且空间封闭,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绝佳的应用场景。然而,当前智能座舱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一方面,传统智能座舱设计往往以单点功能为主,不同功能之间相互独立,用户体验不够流畅。另一方面,当前很多座舱大模型仅仅是将PC端或手机端的大模型APP简单搬运到车内,而非针对座舱场景专项定制。
“由于手机和座舱在交互逻辑、显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,这样的机械式搬运难以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。”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、绝影智能汽车事业群总裁王晓刚认为,大模型上车后能将座舱各单点AI功能组合起来,并自动调用座舱软硬件资源,多模态大模型甚至能够实现人与车的多感官交互,显著提升交互顺畅性、自然性,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。
不过,无论是提升智能座舱交互体验,还是强化智能驾驶安全性,大模型对算力、数据及适应性操作系统都提出更高要求。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表示,高端人才、高端芯片、高质量数据,这“三高”是未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有待解决的主要短板,还需要取得新突破,才能更好赋能汽车产业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